——谈宜兴紫砂壶精品的特有价值
中国陶都宜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产品销售集散地,以盛产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五朵金花”而名扬四海。在“五朵金花”中,犹以紫砂制品最为有名。紫砂制品中,紫砂壶精品堪称“一枝独秀”,成为陶都艺苑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这里所说的紫砂壶精品,是区别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一般“紫砂壶”产品,指的是出自艺人之手、既讲“艺”,也讲“用”、既讲究造型完美,又讲究制作工艺质量、有一定欣赏和收藏价值的工艺品。它是艺人赋予泥土感情及其创造意识的结合,完全用手工流程所生产的产品。由于宜兴紫砂壶精品的原料、工艺及功用独特,因而被誉为“世间茶具之首”。在与其它各类器皿的比较中,它具有自身特有的价值。
一、特有的原料——“紫玉金砂”
宜兴紫砂壶精品,是用世界上独有的宝藏——宜兴陶土矿中的紫砂泥制作的。宜兴陶土矿是富硅高铁的沉积岩形成,至今在地球上没有发现与之同样的矿床。安徽的寿县、山东的博山,广东的潮邑,都有出产类似的泥料,但化验其成份,却与之大相径庭。紫砂泥原料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且颜色鲜艳,色泽美茂朴雅,质地经久耐用,在陶土矿中当属绝无仅有,最为珍贵。
宜兴陶土矿蕴藏于宜兴市丁蜀镇附近几十里范围内的山区和原野,主要分布在黄龙山、大潮山一带。据考证,宜兴的先民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发现了陶土,发明了陶器。商周时期,已有精美的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相传范蠡协助越王勾践覆灭吴国之后,带着西施弃官潜行,出没于太湖之滨,最后来到宜兴定居。他看到这里山区的泥土,黏力甚强,便动员当地的百姓制作陶器。到了明朝,有个和尚路过这里的村庄,叫卖山里的“富贵土”,当时村民们以为这是和尚用癫话诓人,对他加以嘲笑。和尚不以为然,并改了个说法:“贵不欲买,买富如何?”还是致富对老百姓有吸引力,于是,一些人跟着和尚来到山里产陶土的洞穴,发掘陶土,用来烧制缸盆碗钵,并大量生产,作为商品买卖。后来到了正德年间,宜兴城东的金沙寺里有一名和尚独创砂壶制作,先做圆壶的胚胎,再把中间挖空,加上壶嘴、壶柄和壶盖,然后入窑烧制而成。此时,明朝学宪吴颐山先生恰在金沙寺读书,他有一个书童叫供春,偷偷学习老和尚的手艺,他制作的砂壶造形奇特,色泽古铁,典雅自然,世称“供春壶”,现在成了稀世珍品。虽然有些传说不足为信,但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展示的许多古代陶瓷制品,见证了陶都紫砂壶的起始,也见证了紫砂泥的独有特性。
丁蜀镇山区开采出来的陶土矿作为陶瓷的原料,有白泥、甲泥、紫砂泥、嫩泥、小红泥等五大类。紫砂泥与其它四类泥共生在一起,被称为“泥中泥”、“岩中岩”,是制作宜兴紫砂壶的材料。由于经过多年开采,这一宝贵资源越来越少,当地政府已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和控制。现在制作的宜兴紫砂壶精品,大多是储藏于仓库中的紫砂泥原料。紫砂泥又分为红泥、紫泥、本山绿泥三种。开采出来时外观是不规则的岩石块状,经过风化、粉碎、淘洗、练泥等工序而成为可以制作紫砂品的熟泥。紫砂泥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主要成分为黏土、石英、云母、赤铁矿等,颗粒适中,粗细均匀,是名副其实的“紫玉金砂”。紫砂制品经过精加工后,在1180℃上下的温度中烘烧,形成了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等双重气孔的物相。这种双重气孔结构原料制作的紫砂壶,不怕冷热急变,寒冷时注开水而不裂。由于它里外不上釉,气孔密度高,吸附力强,泡出来的茶味道纯正,而且不易馊。特别是紫砂原料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长期使用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宜兴紫砂壶原料因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品质,一向得到了人们的青睐。早在清代,就有人在诗中发出了“人间珠玉何足取,岂如阳羡(即宜兴)溪头一丸土”的赞句。古今中外许多人士,都对宜兴紫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二、特有的工艺——“手工脱空成型法”
宜兴紫砂壶精品的制作工艺,经过历代成千上万艺人和热爱工艺的文人不断实践、摸索、积累和完善,逐步达到了今天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的程度。唐宋之际,紫砂壶工艺开始趋于成熟。后又经过供春、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陈鸣远、邵大亨、黄玉鳞、惠孟臣等一代大家们对紫砂壶工艺的开掘创新,这门艺术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地位。清代道光年间,著名学者陈曼生与制壶高手杨彭年等合作,进一步完善了壶的设计和制作,并在壶的原坯件上题句铭刻,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融入壶艺,使壶成了高雅的艺术珍品。从此,使得许许多多的文人与艺人合作,开创了紫砂工艺与文人相结合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紫砂工艺师和工艺美术大师。他们以精美的紫砂作品和精湛的艺术修养,给陶都的紫砂工艺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光彩。
宜兴紫砂壶精品的生产,要经过选料、炼泥、制坯、成型、书画雕刻、入窑烧炼等工序。其中以成型为主要工艺过程。由于紫砂泥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在一般人手里,捏泥成型并不是一件简单和容易的事情。如功夫不到,泥坯不是瘫软,就是硬化,掌握控制其分寸需要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制坯成型时,首先要把捶炼黏熟的紫砂泥料再捶成泥条,打成泥片,根据作品的规格,按成型工艺进行操作。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五种陶瓷成型工艺,即盘作、捏塑、模压灌浆、拉泥和泥片成型。其中“泥片成型”工艺,只有宜兴紫砂壶精品运用得惟妙惟肖。泥片成型就是手工把熟泥拍打成一定厚薄和长短大小合适的泥片,然后通过镶接等细加工,做成一定的形状。泥片成型又分为“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这一工艺的主要特点在于手工脱空成型,可以称之为“手工脱空成型法”。其顺序是:先做壶身,按上底口,然后再接上壶颈、壶嘴、壶把,另制壶盖、的子等附件。待坯件阴干后,再进行浮雕装饰或贴画加工。当天做不完时可以放入缸内,在上面覆盖厚棉袋,第二天继续加工修理,直至轮廓端正,固定成型。做坯造型和装饰过程是决定产品艺术性的关键。在创作过程中,艺人必须事先寻找素材选择泥料,同时要不断精心构思,制作成各种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等造型,以使自己的作品栩栩如生,富有创意。
手工成型的关键,在于壶坯表面的精加工工艺。精加工要用许多专用工具,而且是一种工具一个用法。专用工具有竹片、明针(牛角片)、刀具等,对已经上了壶嘴、壶足、壶颈和把手的壶体表面进行精细的刮平修整。精加工能把壶表面原来高低不平的颗粒压平,使表面光润,在烧结后生成表面致密的烧结层,具有一定的气孔率,还能使制品轮廓分明,严丝合缝,珠圆玉润。壶坯烧成后,壶面能形成细密的烧结层,达到虽不施釉而富有光泽,虽有气孔而不渗漏的效果。紫砂艺人的这种精巧手艺,被人们称为出自“上帝之手”。
紫砂精品壶的壶面装饰,也完全由紫砂艺人的双手来完成。经过不断的艺术提炼、创造,可以将动物、植物、花景等自然界形体,自如运用于紫砂壶作品之中。如有的壶表像牡丹、莲花、竹节、松段,有的似松鼠、葡萄或白鹤苍松、鲤鱼云龙,形象逼真,生意昂然。近年来,宜兴紫砂壶工艺,还力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书画雕刻方面,做到典雅大方,挥洒自如。为了使动植物等颜色达到真实自然的效果,在色彩泥配置方面,许多艺人不惜花费几年、十几年的工夫。因为紫砂制品上的色彩,烧制前后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完全凭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有些作品的主体部分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陶都的制壶工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一代一代地发展壮大,使得各类门派艺术不断进步,后继有人。
三、特有的功能——“实用、玩赏兼收藏”
与其它艺术品相比较,宜兴紫砂壶精品在功用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它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也就不复存在。它是集实用、玩赏和收藏等功能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紫砂壶精品的实用功能主要表现在:1、容量适度。根据喝茶人数的多少,紫砂壶制作容量一般为100—350毫升,倒茶时只需一手之劳,所以被称为“一手壶”,用起来特别得心应手。2、高矮得当。紫砂壶的高矮设计,按用处有所不同,既追求泡茶的效果,又力求用得舒心。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不过高以防茶失味,不过矮以防茶叶从口盖溢出。3、流水顺畅。现时作壶都考虑到饮茶人的习惯,将壶嘴改为独口,倒茶时不会被茶叶堵塞,显得非常顺畅。4、口盖严谨。既保证倒茶时壶盖不掉落,又保证向壶表冲开水消毒时脏水不落入壶内。5、壶把舒适。用紫砂壶倒茶,手感轻巧,平稳牢靠,潇洒大方。
从玩赏的角度看,首先是紫砂壶精品的造型,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其类别大致可分为:几何形体造型、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器造型、水平壶造型等四类。几何形体造型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圆器造型讲究“圆、稳、匀、正”,柔中寓刚。方器造型讲究“方中寓圆”,线面挺括平整,轮廓线条分明。自然形体造型取材于植物、动物的自然形态,在几何形体的壶嘴、壶盖和壶把上运用雕镂捏塑的手法,将鱼龙猪兔、松竹梅、瓜果荷花等点缀其上,显得格外亲切可爱。筋纹器造型是将花木形态规则化,体现出生动流畅的筋囊线条和纹理,结构严谨精巧。水平壶容量较小,是广东、福建一带和日本人喝“功夫茶”的壶具,式样有扁雅水平、汤婆水平和线瓢水平等,颇为部分中外人士所赏识。其次是紫砂壶精品的材质特点,表现出其它器皿所无法具有的优点,这就是壶与使用的人能进行情感交流,对壶倾注的感情越多,越注水使用并触摸摩挲,壶便越光润古雅,深沉可爱。一把新壶选购后,先用细纱布稍加摩擦,然后用水和布洗去表面的灰尘及壶内的陶屑,再放入有较浓茶叶水的锅内,或者连同茶叶,小火煮沸。沸后一会即熄火,用余热焖壶直到茶水稍凉,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可以使新壶去尽土气,也使它受到滋养。完成以上工序后,取出新壶自然晾干,便可沏茶使用。欣赏紫砂壶的人,都喜欢在使用中玩赏,而且是越使用,对壶就越有感情,壶也越好看、漂亮,越能透露出它特有的光泽。
历代爱壶者认为,宜兴紫砂壶精品古朴淳厚,不媚不俗,具有与文人相近的气质。他们在玩赏的同时,往往不惜重金购藏名家茗壶。直到今天,许多收藏家仍在为得到一把古代茗壶而乐此不疲地收寻。但是,历代名家茗壶的收藏,那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称得上文物的历史作品,不仅数量极少,而且价格惊人,那只能是古董玩家的事。现在的许多收藏者都知道,目前市场上的精品紫砂壶,同样有收藏的价值。因为如今的紫砂壶工艺,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无论是材质,或是造型和工艺方面,无论是实用性,或是玩赏性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宜兴紫砂壶这一陶都艺苑中的奇葩,正在放射出更加奇异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