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我国自古至今由人民群众和学者的智慧积累而成、具有深邃文化内涵的一系列知识和学问。古训,是历史上植根于劳动人民的伟大思想家们所总结创造、千百年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并广泛吟诵的传世之作。我认为,当今时代各种层次的人,都应该读点国学古训,学习和践行其经典的思想内容。这对于修复人的善性,回归自然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经,建设健康和谐社会,都是很有必要大有裨益的。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的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人的生活条件和思想观念与过去特别是古训产生的年代已经大不相同,这些东西再也不合时宜、不再适用了。我看不是这样。相反我认为,不管社会有多大的发展变化,不管人的思想观念有多新,人还是人,还是食人间烟火,人性不能泯灭,道德不可沦丧。古训中治国、治家、治人等涉及经济、教育、法律、伦理道德的精髓内容,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最基本的和有用的。如广为流传的《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论语》以及一些散文、诗歌、条规等,其中虽然有人命天注定之类的消极迷信思想所在,但其为人处世的谚语和道理富有哲理性,耐人寻味,很值得现代人借鉴。正如古人所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尤其是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的思想道德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过于自我、超越自然法则、偏离正常轨道的一面。正如历史上的东西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一样,现今社会并不是完美无缺。继承和发展优良的传统文化,加强人性道德修养,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应该是我们永久不忘的话题。
读点国学古训,是要拿出精力,用点功夫来的。古时的文章、诗歌、谚语,语言和体裁与现在不同,不那么直白,有些文言文甚至比较难懂。但总的来说许多还是朗朗上口、好懂好记的。尤其是现在搜索查询的条件好,学起来并不吃力。只要有心、用心,许多古训连小学生都能很快读会看懂。
读国学古训,不是为读而读,以能背诵为满足,关键是践行。学以致用,才是有意义的事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到做到,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不妨从读《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等简单而通俗的古训开始,从加强个人和家庭的人性道德修养方面做起,不断努力,读出成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