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破收入分配“平均主义”的背景下,这些年,社会上又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现象。具体表现在一部分群体的收入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地不断增高,而一部分群体的利益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地不断被剥夺。其所谓的“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当然只是弱势人群的看法,觉得那些几年来工资不断翻番的人群,既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又不是收入偏低者,工资的增长连那些人自己都感到意外。这种不合理增长,使得物价无序上扬,被忽视者无形中降低收入,生活压力加大,心态失衡。
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极大障碍。因为它导致了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并呈现出“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态势。比如,给军队涨工资,转业干部尤其是目前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的转业军人的人心理极不平衡;给公务员涨工资,教师不跟公务员靠心里不服;给教师涨工资,其它文教卫体事业单位不涨就有气;给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收入明显偏低的工厂企业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极为不满;给在职人员涨工资,退休人员不涨说不过去;同样是退休人员,他们中有的原来是军队干部,国家机关公务员,高级知识分子,但与别的退休人员一比,退休金相差好几倍,心里自然不痛快;……。
公平合理,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平均主义不可有,公平合理不可无。用超满足一部分群体的利益的办法,必然引起另一部分人的极度不满。现在人们特别期盼的是科学的分配制度,尤其要兼顾到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缩小收入差距,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和制度。否则,和谐社会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