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看不惯”做些反思
2009-6-10 10:14:00
点击:17
现在许多年纪大的人,对年轻人有很多“看不惯”。特别是80后、90后的后生们,见到他们生活上讲究“看不惯”,爱玩“看不惯”,花钱多“看不惯”,干活少“看不惯”,“不节约”也“看不惯”,怕苦怕累更“看不惯”……。总之,与自己不一样的事和态度都不大顺眼,不是在心里犯嘀咕,就是要指责议论一番。
在诸多的“看不惯”中,有些是不无道理的。如一些年轻人不劳而获,一味贪图享受,花钱大手大脚,整天迷迷沌沌,不思进取,让人“看不惯”实在难怪。但也有一些“看不惯”,是“看不惯”的人自己没有好好去看,没有真正看懂看对。因此说,“看不惯”的人对“看不惯”做些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反思一:时代不同了,总是按老习惯看人看事行吗?显然不行。过去,人们提倡“生活上低标准”,“不能讲究吃穿”,“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重活累活抢着干”。现在,条件好了,日子富裕了,生活上标准提高点,吃穿讲究些,不仅符合卫生保健的要求,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何乐而不为?钱多了,该花则花,好去好来,尤其是当前,可以带动内需,刺激消费,难道只有存钱才算过日子?在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方面多动动脑筋,把人从笨重的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什么不好?这样去看问题,许多“看不惯”慢慢就看得惯了。
反思二:“看不惯”中的坏习惯,你难道没有责任吗?当然有。年轻人中有些缺点和毛病,是年纪大的人“惯”出来的。长辈们对下一代,在许多习惯的要求上往往实行“双重标准”,对自己严,对后代宽。宁愿自己累,自己省,钱尽着他们花,活不让他们干,吃穿上给最好的,享受上给高档的,一个劲地宠,一个劲地捧,生怕他们会像自己过去那样受苦受难。自己给他们从小培养起来的习惯,高兴的时候看得很习惯,不高兴时又“看不惯”了,怨谁呢?还不是自己培养教育上有问题?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看来只有在教育上多花点功夫,帮助他们把坏习惯改掉。
反思三:你“看不惯”人家,人家也“看不惯”你怎么办?应该冷静地想一想。只允许年纪大的人“看不惯”年轻人,而不允许年轻人“看不惯”年纪大的人,显然有失公允。事实上,与前面所说的“看不惯”一样,年轻人对年纪大的人“看不惯”,其中也有许多合理的部分。比如,有些长辈们的“节约”,有时就让人难以理解。对家里的好东西,有人总舍不得用,而是坚持先用破的旧的,等修修补补把旧的用完丢了,新东西也旧了过时了,不仅钱没少花,而且老是赶不上趟。再说吃东西吧,有人对没营养甚至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也舍不得丢,似乎只有吃了才节约。很明显,吃了还不如不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于这些问题,也应该虚心接受,认真改正。
对“看不惯”做些反思,有利于相互理解,相互促进。通过反思,把坏习惯改掉,把好习惯发扬下去,多些适应,少些“看不惯”。一代一代人和谐相处,和睦共荣,是我们每个人都最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