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两代人之间有“代沟”,究竟这沟有多深?没法说。总之只要是沟,就有深度。
填平一条沟决不会是毫不费力的事情,有多少深度,就有多少难度。尤其是“代沟”,它是时代、环境、经历、经验等所造成的精神、心理、观念和态度上的差异,这种无形的沟与有形的沟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沟,只要有心去填,还是会有效果的。光说不填,永远还是一条沟,甚至会不进则退,越陷越深。
填“代沟”的人应该是老少双方。两代人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如果老的说小的你要适应我,小的说老的你要跟上我,都不想动手,那沟是不会自己填自己的。如果只是一方主动,另一方无动于衷,那就像鸟儿少了一只翅膀,没法飞翔。既然矛盾的产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么填沟的责任就自然落在两代人的肩膀上。
填“代沟”的工具应该是沟通。沟通需要诚心和耐心,有什么说法、想法、做法,都让对方了解清楚,给对方知情,允许不懂和持有不同意见。知情要搞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不懂就问,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一次不行再一次,一遍不行再一遍。不要动不动就以为对方不愿听,听不懂,也不要总是闭门造车,懒得听别人的。更不能要求人家一听就懂,有不同意见就不行,决不能对人家的话一听就烦,一不懂就蹦。
填“代沟”的材料应该是理解。理解需要设身处地,凡事要“我为他(她)想想”。要换位思考,想到“假如我是他(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对己要严,对人要宽,不要老要求对方如何如何,而要总要求自己想的、说的、做的都比对方更好。用放大镜看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用显微镜看自己的长处和对方的短处。
填“代沟”的力量应该是关爱。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双方都希望对方过得好,过得比我好,那就会加快填沟的进度。两代人之间形成一个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还有什么沟哪怕是“鸿沟”会填不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