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与扩大内需
2009-2-24 15:08:00
点击:144
许多人谈到理财,想到的是存钱、赚钱。谈到扩大内需,想到的是用钱、借钱。于是把理财与扩大内需对立起来,认为要理财就无法扩大内需,要扩大内需就不能理财。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面临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的对策之一是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目的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拓宽国际国内市场,拉动经济增长。这种做法,对老百姓来说,并不是一味地鼓励人们用钱、借钱,而是更合理的理财,更广泛地满足自己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理财的范围很广,不是单纯的存钱、赚钱,而是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等,这本身就包含着人们扩大内需的基本要求。因此,理财与扩大内需,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在当前形势下,对于个人和每个家庭来说,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更好地理财,使家庭经济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仍然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以增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扩大内需实际上就是鼓励多消费.。既然是这样,我们就要舍得花钱。花钱包括衣食住行育乐医,以及贷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险保费支出、投资手续费用支出等。要懂得,赚钱的主要目的是支付个人及家庭的开销。在财务允许而生活必需的情况下,一味存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经验证明,家庭住房紧张时,手里捏着钱空等房价回落;彩电、冰箱、洗衣机老掉牙了,宁可费电多付电费而不买新的;经常为挤不上公交车而苦恼,却总在持币待购汽车;有了病硬撑,上医院不想超出可以报销的范围……。凡此种种,都是不划算的,都是不善理财的表现。人们常说,有钱不用等于浪费。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对理财与扩大内需关系最好的诠释。
多消费多花钱,当现金收入无法支应现金支出时,就要借钱或到银行贷款。借贷的原因一般是暂时性的入不敷出,购置可长期使用的房地产或汽车、家电等,以及拿来扩充信用的投资。借贷没有马上偿还会累积成负债,要根据负债余额支付利息。因此在借钱和贷款还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费外,还有财务上的本金利息摊还支出。应该说,理性的借贷是促进人们合理扩大内需和理财的过程,会理财就不要怕借钱。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道理就在这里。
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扩大内需鼓励消费,并不意味着追求奢侈浪费,而是要人们更理智地去理财。为了消费,我们必须赚更多的钱,并要很好地省钱、护钱。每个人都要充分运用个人资源,增加工作收入,节约不必要的开支,还要积极投资,增加利息、房租收入和股利、资本利得等。同时做好保险或信托安排,使人力资源或已有财产得到保护,当发生损失时可以获得理赔来弥补损失。总之,理财与扩大内需,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不可缺失的有效的武器。